一年一度的“双十一”来了
优惠券领到了吗?
尾款付完了吗?
预售发货了吗?
这时盯着你钱包的不只有商家
还有“与时俱进”翻新花样的诈骗分子!
收下这份“双十一”反诈锦囊
骗子——
退!退!退!
警惕平台退货退款
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,谎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“商品有质量问题”“快递丢失”“会员充值出现问题”等话术,谎称进行超额赔付,激发受害人的“趋利避险”心理。
然后再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平台,下载虚假App或加入微信群进行赔付,从而进一步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、手机号、验证码等信息,最后将消费者的钱款转走。
也有不法分子以“激活退款通道”“缴纳退款保证金”等各种理由,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,称会将钱连同赔偿一并返还给受害人,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之后,又会以其他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进行转账,连续诈骗。
预售商品诈骗
骗子会在微信群、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“预购” “限时购”等信息吸引消费者,然后要求添加好友,私下转款,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,有些不法分子还会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、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,一步步诱导消费者转账汇款,随后拉黑。
在“双十一”期间,消费者会收到大量的促销信息,有可能包含诈骗分子发送的带有链接的虚假促销信息,该链接包含木马病毒,正常人一般无法分辨,一旦点击有可能造成身份信息泄露、手机被劫持控制等严重后果。
虚假红包诈骗
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,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、微信群等平台发送虚假红包诱骗大家点击,一旦点开红包就会跳转到其他页面,并要求提供手机号码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,当你填完信息提交后,却发现福利并没有到账。
骗子瞄准“双十一”各大电商企业派发红包的做法,制作山寨网页,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,进而实施诈骗。
刷单返现诈骗
“双十一”期间,不法分子冒充电商,以提高店铺销量、信誉度、好评度为由,通过短视频平台、招聘平台、短信网页广告、QQ、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,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。
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利为诱饵,让消费者先尝到甜头,等交易数额变大后,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、操作不规范、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,并诱导消费者继续刷联单、刷大单,当消费者意识到被骗的时候,骗子早已将其拉黑。
中奖免单诈骗
为吸引消费者,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“双十一”期间举行各种抽奖活动,骗子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,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,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,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,借此实施诈骗。
当消费者根据短信内容求证中奖信息时,对方却要求先缴纳“公证费”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,待消费者多次汇款转账后,骗子就会将对方拉黑。虽然中奖免单诈骗是老套路,但是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心理,将老骗局翻新后实施诈骗。
这些提示要牢记
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,请广大消费者留意:
一、了解退货退款流程
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、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,没有所谓的“退款链接”,也无需下载其他App,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,大概率是骗子。
如果快递丢失,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(寄件人)再由卖家重新发货,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,更不可能提供“退款链接”。
凡是接到自称“商家”或“客服”的电话,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,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,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。
二、保护个人信息
退货退款诈骗多是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来实施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,不扫描陌生二维码,不下载陌生软件,不加入陌生群聊,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、银行卡账号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预防网络诈骗。
三、警惕涉卡转账
网络诈骗的最后一步大都是诱骗受害人转账。
因此,不管什么理由,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转账、汇款等要求时,应高度警惕,立即停止。
“双十一”购物热潮正在进行
谨记不轻信、不转账、不透露
转发~
提醒身边的快乐“剁手族”吧!
来源:科普中国、人民网科普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央视一套